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九 (第3/3页)
,恐怕還是只能靠著妄想過日子了。 *** 自那晚見宋伶慌亂遮掩桌上紙張,若霞明顯察覺宋伶這陣子的不對勁。就算帶著劉禹,空檔間會突然恍神;更別提面對劉言政的時候,往日相敬如賓,近來可說是刻意冷落似的無視。每日早上在荷馨樓與劉太夫人用早飯,本就不會有交流;遇上劉言政來接劉禹,以往還會寒暄幾句,這陣子低頭謝過之後,就不多言。 若真不需劉言政的好意,也不明言,裝出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冷漠,卻全是藏有心事的破綻。偶爾對著若霞,又有欲言又止的猶豫。 若霞不清楚她的心事,無法主動開口提出建議,更不會與宋伶打聽。回想那晚書房桌上,宋伶匆忙遮掩,桌上有收放劉言政信箋的木盒,桌上的紙張,看來與信箋的大小相同。若霞留一份心,有機會再去察看那些信箋有何玄機。 過幾日是弦月將至半月,略有月色又不甚明亮的日子,黃家兄弟喜歡挑這種日子過來,若霞在傍晚,也在邊門上看到那塊木牌。 最近宋伶在書房待著時間都比往常晚一些,避免她對送上的茶起疑,若霞是輪著在茶裡、湯裡、菜裡下安神粉。 若霞收拾完晚餐的碗盤,泡茶到書房,沒一會兒,書房的燭光就慢慢往臥房移動。每回對宋伶下藥,若霞會特別關注她的行動,免得迷糊間持著燭火出事。確認她好好在床上躺下,燭火也安全地滅了,離黃家兄弟來還有一段時間,若霞手執燈籠到書房,拿下收有劉言政信箋的木盒。 若霞到劉府後,劉太夫人見她聰穎,讓她跟容秋學識字、寫字。劉太夫人是因她八字與劉年晉相合,讓她到茗萱苑當妾;若霞偶爾不免會想,若自己沒在黃家村出那種事,在劉太夫人的栽培下,或許能在許雅身邊,當一個類似容秋在劉太夫人身邊的左右手。當劉言政接管劉府後,許雅為劉府主母,她能當個掌管大小事的總管。那樣的日子,豈不比此時風光許多? 若霞輕笑,將不切實際的想法拋開,打開木盒,拿起信箋就發現被拆開的縫隙,心中一驚,道:政二爺果真有心思! 抽出信箋內的紙張,一段段艷詩,每逢十五的月圓之約,明白近來宋伶為何如此心煩意亂。煩亂的不是該如何拒絕,而是難以成全;否則,嚴正交代劉言政別再送禮,劉言政肯定明白宋伶拒絕的不只是禮品,還有月圓之約。 聽見亥時鑼響,若霞放下手中信箋, 執起燈籠先到邊門讓黃家兄弟進門。這回兩人一道來,見若霞與他們同往萱苑大廳,黃二河笑道:「上回時間不夠,冷落妳,妹子這次打算一起來?」 說著,還伸手捏若霞的屁股;若霞拍開,沒好氣地說道:「上書房收拾東西而已。」 若霞先到書房,讓黃家兄弟自己去宋伶臥房;除了兩人第一次到萱苑臥房,之後若霞就不再為他們領路。 將信箋依照時間一封封放回木盒,想著劉言政約每月十五相會,與黃家兄弟多在月未半之時來,以夜色遮蔽行跡;兩方應是未曾相遇。只是住在茗萱苑的劉年晉、宋伶都不知道有邊門,劉言政如何得知,茗萱苑有邊門得以出入?就算軒禾園有邊門,茗萱苑一直以來,只有榕樹鬚幹包裹圍牆的景象。 若霞思量,劉言政是否察覺若霞以偏門私會男人,而顯露異樣神色?因在軒禾園養成的習慣,若霞就算每日陪宋伶往劉太夫人的荷馨樓,或是傍晚劉言政來接劉禹,遇上劉言政,肯定垂首不看劉言政;劉言政更不可能向若霞搭話,無從比較他的態度。 「什麼都沒說,就算知道,也默許了吧。」無論是那扇邊門,或是她與黃家兄弟苟且之事。 若霞喃喃自語,將木盒放回原位,再將桌面環看一週,確認都恢復原樣後,拿起燈籠往外走,聽見廊下動靜。 黃大川以不同平時的語調,道:「伶jiejie,我向王母娘娘求了一身體魄,與一夜機緣,入夢找妳。」 若霞一愣,隨即嗤笑,心裡暗道:這是在演哪齣?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