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五章 凤尾香罗 (第8/11页)
r> “我不知道你信佛。” 他摇头,“说不上信吧。常人求神拜佛,大抵都是有所乞求。这尊像是mama给我的,在你还很小的时候。她说我的心不宁静,神明的注视或许能让我好过一点。现在祂也离我而去了。” 祂?她不知道,对于没有信仰的人来说,神明是怎样形态的存在。是母亲的牵挂与祝愿,更加形而上的玄妙,还是皓首穷经也无法触到的彼岸,水天交际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线? 答案消失了。 他痛苦而镇定地望向她,暗暗咽下所有的耻与愧疚。无论她再问任何当年的事,他只是不说。 会修好? 会修好的吧。 “明天,我应该跟你去扫墓吗?”她问。 他答:“不想去就在家休息吧。我不得不去。” “我是说……应该去吗?”她长叹一口气,终究没法将想说的话直说出口。 她还是这个家的人吗? 他皱着眉打量她,又露出安慰的假笑,挠了挠她的后脑勺,“你多心了。我们……” 话语戛然而止。 他想说,还是和从前一样?这是最好的办法,由他来说却太薄情。说不出口? 她好像都明白了,也觉弯弯绕绕的,归结起来,终究是说不出口。 五 逃票 她原说清晨时分就醒,好早些动身去火车站。许是昨夜太过疲倦,两个人不约而同睡到日上三竿。要不是被街道上的游行人群吵醒,还会继续睡下去。 “游行的人杂碎了广场上的伟人像,说,从今往后是新的时代,国家的未来属于无数的年轻人,而不是偶像。他们要求改革,要求政治体制的自由化,废除审查、监听,建立言论自由。还有……怎么一下就记不得了,大概是‘劫富济贫’之类的话。”她向他带回外面的信息,手里握着厚厚一沓的报纸与传单,神采奕奕,就像女侠满载而归提着猎物。 但他对政治的话题意外冷感,眯着眼继续装睡,一会又自顾自说起胡话,明亡于东林党、明亡于嘉靖云云。她不懂那些历史,缠着他要解释。他纠缠不过,被赶着起床。 “等会你也去上街看看吧。只要置身其中,就会被那种气氛感染。” “什么气氛?”他不屑回问,已然做好否定的打算。 她分外认真地思索起来,“好难形容……这些事本就不是与我们无关,你走出去就能感觉到了。我也好想去参与。人的力量,就是聚少成多才壮大。” 这话让他倍感不爽。仿佛在她眼中,他态度冷淡是出于孩子气的骄纵,人云亦云的陈词滥调却是真理——这等毫无逻辑的空洞口号,早就被他批驳过无数次,现在竟然又要被迫反刍。他气得不想说一句话,只幽幽盯着她。她也较真地盯他。两个人针锋相对盯了许久,他又觉忍不住不说话,于是道:“人群不利于思考。” “反正你也只是想做不出来的数学题。人间可比做题复杂多了。” 他戴上眼镜,洗漱过后,正打算不告而别,在走廊上又遇见老板娘。老板娘像和昨晚换了个人,分外热情地打招呼,问他妻子的风湿是不是好些了。她昨晚给了个生姜外敷的偏方,试过的人都说管用。 他记得生姜的气味,“这……确实好多了。谢谢你。” 老板娘微微颔首,投来欣慰的眼神。他也只好僵硬地回以一笑,就像拍集体照时,摄影师教人齐声喊茄子。玻璃上映出他的倒影,本就不好的面色因这假笑更臭了。 她没看出他满面怨气吗?还是正因看出了,才故意说这番话,要他心软? 原来他与那位女士在旁人看来是夫妻?被旁人如此误会,无从解释,他忽然又感到与她亲近,仍旧转回房里来,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。 路上,他原还想着把话说清,她不该那样轻蔑他所重视的事物,来到她面前,又是无语凝噎。人与人本无需相互理解。 他只问她:“还是决定走?” “这座城市已经没有我待的地方了。” 她望着梳妆镜别上最后一枚发卡。 游行让街市变成幻梦的场景。万人空巷,沸反盈天,“有志者事竟成”的激昂情绪像是倒翻的酒瓶,不断用气味昭示自己的存在。满面墙的小广告一夜之间被涂抹干净,覆盖以俏皮的讽刺或张狂的涂鸦。人群中多是年轻的面孔,有的还未脱稚气。认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