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323、十年 (第4/5页)
出现的万丈豪情,让他自己都惊讶。 李和不满意他在发呆,推了下他,笑着道,“该敬酒敬酒,傻坐着干嘛。” 李隆端起酒杯朝吴市长道,“吴市...” “喊吴哥就行,今天没外人。”吴市长难得给力李和一回面子,这回跟李隆喝酒没有浅尝而至,反而端起酒杯一饮而尽。 “吴哥。”跟市长称兄道弟,令他好不快活。杯子里的酒,他也一饮而尽。 之后再次倒满了酒杯,从何军开始,依次都敬了一杯。 李和心疼他喝的急了,笑着道,“慢点喝。” 酒喝到差不多的时候,吴市长就被司机先接走了。 这场酒局到了这里也差不多了。 李和跟张院长争了半天要谁买单,最后却让边梅抢了空子,把单给买了。 何军要跟李和私聊,李和欣然同意。 两个人找了跟小包厢,一人上了一杯茶。 何军道,“这么说,你真的不做老师了?” “不做了。现在是全民向钱看,我得紧跟潮流啊,不然就是为时代所淘汰。”李和总能自圆其说。 “你这个人能力强,眼界宽,做什么都能成。我信你能成,你要是想在县里做什么生意,跟我招呼一声就成。” 李和摇摇头,“我们县里除了砂石,跑船运煤,还能做什么呢。” 他不禁升起一股悲哀,他有钱却为家乡做不了什么贡献。不是他不做,而是没法做。 光是交通这一项,就能卡死他,产品运不出去,能有什么用呢。实际上不光是交通这一项,哪怕后面有了举国之力修建的万亿规模的基建项目,经济照样很难大起步,还不是照样依靠劳动力输出,成为有名的劳动力输出大县。 他想着他能做的只是在县里的教育上多投入点,起码要从劳动力输出变成智力输出。他始终坚信教育才能改变农村的未来。 何军尴尬的笑道,“哪里有你说的那么悲观。” 他其实是心里也是不舒服的,他出去考察过的,沿海一地,人人争着当老板,纺织厂、抽纱厂、鞋厂,机械厂这些乡镇企业到处都是,可是纵观本地,除了一些窑厂、砂石厂,船运,简直是毫无起色,一潭死水! “不说这些,慢慢来吧。” 何军终于想起来了正题,“你说我这位置了,你给说个方向。” 按说他这些年好歹有了些从政的心得体会,完全可以独当一面,可是他对李和的信赖已经形成了本能,总要不自觉的去问问,心里才能踏实。 “旗帜决定方向,道路决定命运,路线决定成败。”李和的心结去了之后,又忍不住开始卖弄了起来。 何军早就了解他的本性了,现在不着急了,只是笑着问,“你总是说些照本宣科的东西,说点实际的。” 李和摇摇头,“不是照本宣科,这是当前社会问题的基本内涵,这是一条红线,谁都踩不动,动摇不得。经济建设的前提是什么?” “社会稳定。” “那怎么样才能稳定?” “发展民生啊。”何军感觉进入了一个死循环。 “概括地讲,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。这是大是大非问题。” 何军不以为意的道,“这都知道嘛。” 李和喝了一杯茶,白了他一眼,“能记到心里才算知道。” 何军开玩笑的问,“那你老有什么交代?” “谁败坏治安,谁危害社会稳定,就去反对他。支持什么,反对什么,态度鲜明,理直气壮地说,光明正大的做,坚决不要做老好人,好好先生。” “这可不是你以前教我的明哲保身?” 李和笑着道,“君子适时而动嘛。” 他从饭店出来,李隆在饭店门口已经等得有点不耐烦了,见他出来才高兴了。 回去的时候,两个人在百货大楼里买了一大堆的年货,李隆不愿意都是李和给钱,因此提议道,“咱俩一人一半吧。” 再说今天请客吃饭拉人情他哥哥已经替他花了不少钱了,这些都是为了他才花钱的,他心里明白着呢。 李和坐在车座上的边角上,让他开拖拉机,搂着他肩膀道,“想什么呢,记住了,你哥这辈子最差的就是不差钱。” “恩。”李隆专心致志的开自己的拖拉机,他哥喝完酒也吹牛呢,还是不揭破的好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