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一百零七回 粉香汗湿瑶琴轸(h) (第1/3页)
第一百零七回 粉香汗湿瑶琴轸(h)
降臣走后,李云昭从案上取下自己惯用的“春雷”琴,凝神屏息,沉肩坠肘,调好弦后随手弹奏了一首汉时古曲《上陵》,平和雅致,亦虚亦实,写仙人携祥瑞降世,轻疾飘忽,颇有一种情系云天、绵绵无尽的意韵。至最后两句时她故意不弹,三指一划,琴音立停。她右手向前一挥,手臂上缠绕的披帛与面前的纱幔朝同一方向飘落,笑吟吟将最后两句诗改动了一字,“仙人过来饮,延寿千万岁。” 侯卿知道她又在与自己调笑了,撩开幻音坊中随处可见的紫红纱幔,有些不自在道:“我不知降臣也在。她与你议政,我总不好打搅。” “早知她今儿来了,你便不来了,是不是?”她朝侯卿招了招手,侯卿想也没想便走到她身前坐下。 她今日装扮得素雅,裙摆绘万川青绿,披帛作飞鸟阵阵,抬手间香风浮动,便是青山欲共飞鸟语。①她总爱将侯卿比作仙人,怎知在他心中,她才是悲天悯人的神女,贵气英气锐气衬得眉间朱砂似的花钿愈发明艳,恍若托举苍生时溅落的一滴血。 李云昭伸手在琴弦上轻轻一拨,弦音清越,她含笑道:“你是来找我学琴的么?” 侯卿起身,一本正经行了拜师礼,长揖到地,“请师……”李云昭连忙叫住了他:“大可不必!之前我是同你玩笑的。我门下从来不收正式徒儿,要传也只传姑娘家。九天圣姬与我身边的侍女们,同我有师徒之实,却无师徒之名。” 她将琴身调转了一下,将最细的七弦面向侯卿,方便他演习。她本来正襟危坐的姿态放松许多,侧身倚在琴旁,传授道:“音律之名,你早就通晓,这里我简单说上几句。乐律十二律,是为黄钟、大吕、太簇、夹钟、姑洗、中吕、蕤宾、林钟、夷则、南吕、无射、应钟,此是自古已有,据说当年黄帝命伶伦为律,闻凤凰之鸣而制十二律。瑶琴七弦,具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五音,一弦为黄钟,三弦为宫调。有定弦法五种,为正调、慢角调、蕤宾调、慢宫调与清商调。” 侯卿曾同蚩梦学笛,音律方面本就有一定的根基,又兼天资聪颖,一点就通。李云昭十分高兴,当即传授了他入门的《仙翁cao》②,以熟悉指法,又传授了一曲《水龙吟》。这样简单的曲子对她来说信手拈来,她就这样反置古琴,轻柔缓慢地演示起来,琴声朗朗,清奇幽雅,以最简单的曲子弹奏出上品的音律来。 侯卿品味确实不俗,此刻恰如子期闻伯牙之琴,峨峨兮若泰山,洋洋兮若江河,于高山流水之间,得觅知音。他听得入神,一时忘情,倾身过去握住李云昭弹琴的手。李云昭正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中,被他一打搅,手下一滞,琴弦发出铮的一声响,险些断折。她毫不客气地甩脱他的手掌,抬臂给了罪魁祸首一击,不悦道:“留心瞧好了,不许打搅我!” 侯卿心虚地摸了摸鼻子,当即聚精会神地看她指法。他看得两遍,便牢牢记住,试奏出来,虽有数音不准,指法生涩,却洋洋然颇有青天一碧、万里无云的空阔气象。李云昭“咦”了一声,道:“我本以为你学笛进展缓慢,学琴也不会太顺利。真是没想到……”琴为心声,侯卿一生执念寥寥,自是襟怀坦荡,逸兴豁达。 她一手托腮,一手轻轻搭在腿上打着拍子,嘴角微蕴笑意。侯卿看着她柔和昳丽的侧脸,不知不觉间想到苗疆那些蜜意柔情、同游共乐的日子来,心摇神驰,意随情转,琴调不由一变,柔情万端,如鸳鸯交颈,吐息相闻。 李云昭轻笑一声,侯卿听她有戏谑之意,不禁面上微红,自觉失态,低头定了定心神,方继续弹奏。李云昭却不肯放过他,抬手按住了琴弦,不让他奏下去,倾身向前,带着坏心眼问他,“方才那靡靡之音,难道也是我教的么?” 眼前人嫣红的双唇像开合的花瓣,娇艳欲滴,侯卿想不着痕迹地移开视线,却不能够。迎着她愈发灿烂的笑靥,他无法可避,轻声道:“难道不是你教的?” 她眼底有柔情千种,如脉脉春风,将冰雪也消融。<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